发表时间: 2023-02-25 23:00:01
作者: 微米包装
浏览:
不同标识数字的塑料
PETE,缩写为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:如矿泉水瓶、奶茶杯、透明塑料餐盒,很安全,并且这种PET的强度和硬度非常好。
比如,一个可口可乐的塑料瓶,非常结实,但其实只是一层薄薄的PET塑料。
HDPE(高密度聚乙稀):常见于化妆品瓶子、药瓶、饮料(如养乐多)的瓶子以及超市的便利袋,无毒,不含塑化剂,非常安全。
PVC(聚氯乙稀):一般用于透明塑料文件袋、装衣物的快递袋子、海鲜卖家用的特大特厚的黑塑料袋,某些透明瓶子和食物保鲜膜。
稳定性非常高,一般不会溶出有毒物质,但是它里面添加了塑化剂增加强度。所以PVC材质不适合直接接触即食食品。
LDPE:代表有保鲜膜、密封袋等,能够耐受 90 ℃ 左右的温度,但在温度超过110℃后可析出有害物质,不建议盛装温度太高的食物。
PP(聚丙稀):这种塑料是本文所有塑料当中,***可以加热的。一般的外卖餐盒、奶瓶、密封饭盒(如乐扣)是此类制品,非常安全。另外,PP耐高温,也是***确定可以用于微波加热的可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。
PS(聚苯乙稀):比如一次性泡发塑料餐盒,它能溶出的物质不会被吸收,常温下是安全的,加热后会析出有毒物质,而且它难以降解,是“白色污染”的元凶。
日常生活中用塑料的“雷区”
保鲜膜的功能是延长被包装食品的保存时间,或者说延长食品保质期,主要适合常温和低温使用,并不建议在微波炉中使用,因为保鲜膜一般是PE塑料制品,加热后会溶出有毒物质。
市面的饮料瓶一般是1号PET塑料,偶尔可见5号PP。不管是1号还是5号材质的塑料瓶,其中都含有一部分脂溶性物质。
如果日常用来装食用油,会有一些物质渗入到油中,而且1号PET塑料在10个月后释放毒性物质可能致癌,所以并不建议长期用塑料制品当作装油的容器。
用钢丝球或是带金属纤维的布清洁,会留下划痕,划痕处易滋生细菌,带来健康风险。
通过喝茶排塑化剂的可能性是不大的,排塑化剂主要是需要通过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,比如:***均衡的营养、适当的运动,良好的情绪管理,更有助于人体排毒。